想选对磁控溅射靶材?这篇指南你一定要看

磁控溅射靶材选型指南:从试错到经验沉淀

靶材好不好用,有时候不是查个规格书就能决定的。我们早期在实验室试镀TiN膜,用的是市面上常见的钛靶,结果膜层黄得发暗,密度也上不去。那时候还以为是工艺问题,调了半个月功率气压,最后才发现,是靶材杂质含量超标。那批钛靶实测杂质元素超过0.1%,根本达不到电子级需求。这事让我意识到,靶材的选型没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
 

 

最先要确定的是膜的用途。做导电膜还是阻挡层,要求完全不一样。我们给一个做半导体封装的客户配靶材时,他开始只提了个“要镀铜”,听上去很简单对吧?但一问才知道,是要做3D封装内部的连接层,要求表面粗糙度小于5nm。这时候一般的电解铜靶就不行了,必须上超高纯度的晶粒细化靶,不然膜一氧化,整个良率就报废。

 

 

靶材纯度这个指标,常被忽略。有些工程师图便宜,买了99.5%的Al靶,说反正也是铝。但等你去测膜厚均匀性、剖面结构,再一对比,问题就来了。99.999%纯度的靶,溅射速率稳定,杂质少,工艺窗口大。特别在做高k电介质那类工艺时,靶材纯度一低,氧含量就飘忽,后道退火会直接影响电性能。我以前就踩过坑。

 

 

还有一点很关键但很多人没在意过:靶材结构。很多客户来问靶材选型时只关心材质,却忽视了靶材形状和背板焊接方式的差异。我们有次给一家OLED厂供货,用的是一个特殊定制的圆形靶,后来发现他们设备实际支持矩形靶,直接导致靶材利用率掉了一半。改回矩形后,产能起码提升了30%。别小看这种“物理形状”的问题,成本有时候就是这么被“吞掉”的。

常规材料之外,有些冷门合金靶材,比如Zr-Ti、Mo-Nb这种,很多客户拿来做实验,但缺少参数积累。我一般建议初期做小尺寸试片,观察靶材溅射是否均匀,表面有没有“烧蚀坑”。有一次,我们出了一块Cr-Si靶材给一个做防腐膜的客户,刚开始很好,结果用了三天出现明显弧光放电。最后查下来,是靶材中Si含量波动太大。那批料虽然合金比对了,但混料过程没控住,烧结均匀性差,实测Si分布从7%跳到18%。

 

 

选型这事,说穿了就是两个字:试过。厂商给的参数只能看个大概,真正合不合适,得靠自己盯、反复测、不断换。我们工厂现在常用的一批Nb靶材,是第六次配比才定下来的。前五次不是氧含量高,就是溅射不均,最后才找到最稳的一家烧结供应商,稳定性总算达标。

 

 

当然,有些事不用每个人都亲身踩坑。我们现在会主动和客户沟通具体工艺,连设备型号、工艺流程都会了解清楚。有时候一个气氛变化,比如从Ar到Ar/O₂混合,靶材选型就要重来。特别是做透明导电膜这种,靶材组成和气氛交互极其敏感,不提前沟通好,事后出问题都不知道错在哪。

简单说,不同靶材之间看起来差不多,其实差很多。想选得准,不光要看参数表,更要从实际出发,多试多问,有时候一块好靶材能直接提高产线效率。我们也踩过无数坑,才慢慢摸出这些经验。你要是正好也在选靶材,不妨先从你目标膜层的最终用途开始问自己。那可能比你看几十页规格参数都有效。

 

不同应用场景下,靶材到底该怎么选

我们之前给一家做太阳能电池的公司供ITO靶材,他们一开始坚持要用90:10的In₂O₃:SnO₂配比,理由是“论文都这么写”。但设备是低温段的磁控平台,玻璃基底不能加热超过200℃,这配比在这温度下根本结不出连续膜。换成80:20之后,导电性和透过率才同时拉起来。这不是参数问题,是设备和配比的“化学反应”搞错了方向。

 

 

做装饰膜又是另一种玩法。像Ti、Zr、Cr这类金属靶材用得多,但很多客户没搞清楚镀色和材料之间的关系。有个客户非说要“深金色”效果,我们推荐ZrN靶,他不信,坚持用TiN。结果怎么调气氛都发黄发绿。这类需求,色差一点点都不行,我们后来干脆上了Zr-Al合金靶,颜色才稳下来。颜色和材料不是线性关系,你要考虑成分、气氛、功率共同作用。靠看颜色猜成分,那真不靠谱。

 

 

有时候客户想省钱,问能不能用便宜一点的靶材“过渡”一下,比如用电解铜靶代替高纯铜靶做种子层。听着像挺聪明的招数,其实一镀完SEM一拍就穿了。电解铜靶虽然便宜,但内部孔隙率高、气体夹杂严重,一溅射膜密度就低,电迁移问题全冒出来。我们建议他直接切换成挤压铜靶,用高纯氧脱气,膜层一致性才上去。这种“便宜”后来花的代价更大。

说到做半导体器件的靶材选型,那就没办法简化了。像Ta、W这些高熔点金属,做阻挡层用,必须是RRR(残余电阻比)超过20的材料才能进厂,普通的烧结靶根本不合格。我们一客户找我们做W靶,给了颗粒料让我们烧结,烧是能烧,但电阻率高得离谱。我们改用热等静压法做出高密度靶,他一开始嫌贵,后面自己做完三批产品又回来找我们复购了。这种情况没捷径,设备参数、工艺路线、膜层要求,三者必须统一,乱凑不行。

 

 

医用镀膜也是我觉得最难选靶材的一块。不仅得考虑生物兼容性,还得防腐蚀,有次一个做骨科器械的客户要求镀一层多层膜,表层CrN、下层Ti、中间加层TiZr合金。我们提供的靶材组合中,客户指定Zr必须来自医用级别原料,因为其中微量Ni、Fe含量都有限制。这种级别的要求你从市面批量靶材里是找不到的,只能定制。我当时为了配这批靶材查了整整四个材料厂的金属杂质谱,才挑出一批能合格的Zr原料。

 

 

总之,选靶材不能靠“表面意思”。不同场景下,同一个材料都可能不是同一个答案。靶材不仅仅是个块金属,它背后连接的是你整个工艺的逻辑。如果只凭配比、只看价格,很容易选错。我们现在选靶材前一定会问四件事:膜干啥用?设备啥型号?气氛多少种?膜后还处理不处理?基本上,有明确答案后,靶材选型就不会太离谱。

发表时间:2025-05-08 13:48